深粮控股粮食大清查工作受到广东省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办公室表扬
发布时间: 2020-05-09 返回列表近日,深粮控股收到了来自广东省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工作部门间联席会议办公室的表扬信。
一起来了解一下粮食大清查吧!
Q1:什么是粮食大清查?为什么要清查?
开展全国政策性粮食库存大清查是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举措。目的在于切实摸清粮食库存家底,始终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向党和国家交一本实实在在的“明白账”,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Q2:清查的范围和内容是什么?
清查范围:各类企业存储的政策性粮食,以及存储政策性粮食企业的商品粮。政策性粮食包括中央储备粮、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国家一次性储备粮、地方储备粮等。
清查内容:
1.纳入清查范围的粮食库存实物数量、品种和粮权归属情况,以及不同年份、不同性质、不同品种粮食分仓(货位)储存管理情况。承储企业粮食库存实物与保管账、统计账、会计账、银行资金台账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情况。
2.政策性粮食质量指标、储存品质指标,以及食品安全主要指标。
3.对企业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储备粮轮换管理、政策性粮食库贷挂钩、财政补贴拨付等情况进行同步检查。
Q3:什么时候开始本次粮食大清查的呢?
试点清查:以2018年9月底(统计结报日)为清查时点,选取汕头、云浮开展大清查试点。
全面清查:以2019年3月底(统计结报日)为清查时点,分准备、自查、普查、督查、整改五个阶段,开展大清查。
全面普查:2019年5月底前,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组织对本行政区域内纳入清查范围的承储企业库存粮食逐货位进行检查。
重点督查:采取“四不两直”和“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自查和普查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汇总整改:对大清查发现的问题,要建立整改台账。2019年7月底前,省人民政府将向国家粮食和储备局报送大清查结果和工作报告材料。
粮食大清查中的深粮
逐库摸底,迎难而上
2019年3月初,公司大清查办公室分工到人,组织对每个库点进行检查了解,发现存在“库点多、队伍新、认识标准不一”等情况。储备粮库存数量大,一些库点在其他省市、一些承储企业没经历过大清查、有大清查经验的人员少之又少、不同地区标准和要求不统一……摆在面前的困难不少。
面对这些复杂的情况,清查办在逐库摸底,厘清难点的基础上,开展专题培训、制定迎检规范、实施专人到异地粮食部门沟通等具体措施,并指派专人跟踪。
井然有序,创新方法
依据国家和公司大清查工作方案,清查办将迎检工作分解为10个步骤、44个小项并形成《工作分解表》,每项工作明确负责人。
同时,为确保普查期间资料齐全、查找迅速,清查办下了大功夫,将普查所需资料全部梳理造册,合计编制资料汇编19册;还制定了《迎检指引》、《迎检清单》、《数据填报指引》、《统计账标准版本》等5项标准教材。这些资料汇编、标准教材在大清查工作中起到了积极作用,让工作有条理、有秩序、有理有据,各地普查组对此赞不绝口。
为了确保迎检资料完备齐全,清查办还专门设计了一个特殊的制度——“迎检背包”,配备了行李箱、U盘等必要物资,作为标准迎检配置,统一管理、统一发放,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数说大清查
在3个月内组织培训8次
制定5项迎检规范
各承储单位自查36次
全面巡检2次
接受上级普查18次和省级督导3次
质检公司加班加点完成质量检测报告1400余份
作为广东省5家承检机构之一
承接大清查样品859份占比超30%
十年大清查,十年磨一剑
回顾:2009年-2019年
对中国所有的粮食人来说,十年一次的粮食大清查是一场大考。2009年到2019年,通过两次粮食大清查,我们可以管中窥豹看到国家的进步、粮食行业的发展、深粮的变化。我们采访了参加过两次粮食大清查的深粮人,为大家讲述这段历史和背后的故事。
2009年,当时的粮食大清查以仓储、实物、安全检查为主,统计和财务辅助配合。尽管储备粮规模并不大,但粮食大清查的工作十分繁琐。由于技术落后,所有的盘点都需要用最原始的方式进行。当时的深粮人不仅要去粮库核对数量,查找数据和资料还需要翻看纸质账本。桌子上、地上堆满资料,人们废寝忘食的翻找数据,是最常见的场景。另外,由于当时的配套制度不一、缺乏信息系统、培训不足等原因,大清查参加人员更多是凭借自己的经验来工作。在工作量大、压力大的状态下,尽管大家圆满完成了当年任务,但工作效率不高,而且疏漏也难以避免。
近年来,随着广东省粮食行业的快速发展,粮食储备快速扩充,现总规模已超过1千万吨,大小储备库点近400个,各地的储备管理模式有较大差异,这对粮食大清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势下,广东省粮食局结合几年来国家和省级查库、查案经验,提出“以问题为导向”的新思路,建立了事前明晰标准组织培训,事中以制度规范和问题清单为检查指引,事后“回头看”检查和整改的清查新模式。
在此次粮食大清查中,深粮还有一出拿手好戏——信息化系统。2009年,深粮迈开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十年磨一剑,深粮GLS(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粮食行业的运作模式相结合,实现对储备粮收购、仓储、物流、加工、交易等关键环节的精细化控制,对粮食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数据进行有效采集、传送、清理、管控、分析和展示。储备粮信息化的管理方式,为大清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大大提高了深粮迎检的工作效率。所有数据都可以现场实时导出,不仅清晰、标准,还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作业的疏漏,让检查组赞不绝口。
未来,深粮控股将不断提高储备粮管理水平,更加精细化、标准化、信息化。作为深圳市的“米袋子”,深粮控股将始终以保障区域粮安作为责任与使命,致力于成为“智慧粮油食品供应链优质服务商”,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基本民生提供坚强保障。